2013/9/6

。媽媽的魔法。

泰式酸辣通心粉


       我以為烹飪,是母親的天職。
她在廚房裏,總是游刃有餘,菜刀俐落的落在食材上,頓時青菜均勻分段,一邊大火快炒菜餚,一邊還能兼顧鍋中正熬煮的湯,回過頭來,幾匙鹽巴、幾分香油,都能點綴得恰到好處。
廚房的燠熱與油膩,都被蒸騰的食物香氣給掩去,全家人和桌而坐,吃著美味佳餚,以為,這是媽媽的魔法。
直到採訪了三位媽媽,我才知道,烹飪不是天職,也不是魔法,是將情感濃縮在每一道菜中,而原來,這就成為家的味道。
離家在外的這些年,每當想家的時候,我就會煮碗湯麵,加上媽媽替我煸炒的麻油薑片,一口熱湯,煩惱也隨著蒸氣,煙消雲散;平凡的家鄉味,對異鄉遊子來說,卻顯得分外珍貴。
採訪時,賴媽媽正在替美國工作的兒子,準備外帶些媽媽味,要兼顧美味營養,又要能夠保存, 她絞盡腦汁,將私房料理,素圓、芋粿、豆G……各式伙食,冷凍封存。「他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加熱。」賴媽媽說,這些夠兒子撐上四個月。
冷凍封存家的味道,也封存了媽媽的愛,在他鄉異地,重新溫熱著。 
阿基師說:「食物如果沒有內涵,充其量只是把它煮熟、鹹淡對了而已。」
媽媽們不是大廚師,媽媽們也沒有魔法,但她們有著豐厚的愛,那一道道拿手菜,是斟酌著鹽的份量、湯的濃度,不知不覺,一道將「愛」融煮了進去;也因此,媽媽的味道,總勝過米其林大廚的餐點。
楊媽媽連在家裏的廚房煮飯,她都帶著口罩,她說這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; 她滷著冬筍,說這是朋友昨天剛從山上摘下來,花了一整個晚上川燙、滷至入味,濃郁的八角香氣,先生很喜歡;她湯鍋裏滾著湯,添入番茄、高麗菜、板豆腐的味增湯,她說,這是女兒最愛的湯,一次能喝上好幾大碗。
 每一道菜,好像都是楊媽媽的拿手菜,因為不是先生喜歡,就是女兒愛,
我問她自己喜歡吃什麼?她笑著:「什麼都好吃啦!」
其實,她只要配著家人的幸福微笑,白飯都顯得香甜。
在受訪媽媽們的身邊,我不自覺得想起我的母親,當我還在家的時候,她就總是把我叫到跟前,學著她的拿手料理, 當時我厭煩廚房的油煙與炙熱的油鍋,而今獨居在外,我才曉得,原來媽媽想要傳承的,不是廚藝,而是她做菜時候,為家人付出的那份滿足。

筆於:April 17, 20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