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9/6

。港式溫柔。

YY&Me

醒著的第十二個小時。
我累了,在我降落香港,已經投入採訪七個小時,而現在才下午三點,我必須清醒著直到半夜入睡之前。
來到香港,我才深刻體會,香港人在效率與悠閒間取得平衡的功力。一遇上第一位受訪者,便馬不停蹄的展開採訪工作,而凌晨三點便起床出門趕飛機的我,得忍住在受訪者面前打哈欠及瀕臨睡著的窘境;終於撐到午飯,以為飯後總能休息一下,沒想到香港接洽窗口,拿著往後兩週的採訪企劃,走過來對我說:「我認為這幾個採訪有必要調整一下時間……
點燃我緊張的情緒。
然而待三點一刻一到,仍在斟酌行程的我,獨自坐在辦公室桌前,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前去享用他們的下午茶。
別小看這「三點三」時間,從英國人留下的下午茶傳統開始,無論你手邊的工作有多麼重要,一定是停下忙碌手腳,先吃個菠蘿油、喝杯鴛鴦奶茶,再來繼續為工作煩心。
想像中的香港,是成天運轉著,忙碌到沒有呼吸聲,步調緊湊、消費快速,是沒有笑容的城市,然而當我看到所有人都捧著點心,甚至只是一小盤的廣東水餃,那冒著蒸氣的餃子,好像也充滿著撫慰悲傷的力量。
我想忙碌的香港人,都很期待這份三點三,來飽了肚子也暖了心懷。

但我沒有心情,也沒有時間好好享受三點三,因為身為臺灣旅人沒有港式悠閒,壓力大得只想快點完成工作。完成了新的行程規劃後,我又立刻趕往下個工作地點,回到住處,躺上床的那一刻,我只想著:「一點了,明天得早些起床……」便失去意識。

在香港採訪的每一天,幾乎都是如此,一個採訪接著一個採訪,時而乘坐地鐵四處去,時而搭上受訪者的便車……
那一天早晨,我跟著回收車跑,造訪紙類回收公司、玻璃磚廠,然後接著下午一點得抵達位在香港新界屯門的塑膠資源回收中心。
YY,一位風趣幽默的受訪者,幾天下來的採訪旅程,有一部分都是拜託他幫忙載我們。前往塑膠資源回收中心,一段大約四十分鐘的路程,也是由他載我們前往。
累了幾天,又剛吃完午飯,一上車沒多久我就沉沉睡去。
在睡夢中我依然感覺到車子的行進,平穩而緩和的滑行著,我心中疑問,明明時間趕不太及,怎麼YY還開得這麼慢?想要張開眼睛跟他說,不開快些嗎?但是實在太累了,竟然連睜眼都懶得,就墜入夢中的五里霧。
直到我走出霧境,清醒過來,已經過了三十分鐘,睡歪了臉頰……
直覺整理散亂的頭髮,然後像是偷懶怕被抓的小孩,偷偷地看著後照鏡裏YY的表情;沒想YY給了我一個無聲詢問的眼神:「休息夠了嗎?我們出發囉!」而我竟然也心領神會,笑著點頭表示好的。
此時感覺車子正緩緩加速,往屯門交流道口下去……

           原來,這無聲的體貼、柔緩的車速,只為讓我喘口氣。YY給我的「三點三」享受,是不用多餘的問候,只要一個眼神,就能夠明白的港式溫柔。

筆於:January 13, 20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