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3/29

服貿的責任

明明該要趕稿的,我卻在寫這樣的一篇文章。
我沒有去立法院,但不代表我不關心這一切,不過我的關心來得有點晚,起碼,是因為有那麼一群人佔領了國家的議會,我才知道原來有所謂的「服貿協議」。
從有了民主制度以來,我們都只剩下選票來決定未來,有的時候甚至沒有把握這四年一次的賭注能不能給自己好的未來,我們忘記了身為人民有發聲的權利,有資格關心自己國家要往哪裏去,我很佩服有人看見了我沒看見的,關心了,然後選擇讓主政者聽見。

讀了各方的資料,還有協議內容,我還是沒有辦法判斷,究竟開放臺灣是否會「回歸」,也沒有辦法判斷,不開放是不是臺灣真的會倒退20年,我的未來,我們子孫的未來,是不是將是這樣一分為二的結果?

立法院裏的學生,已經待超過十天,這一次的抗爭也好,學運也好,有別於過去成長記憶裏的抗爭,除了少數失去理性,以及因為情緒前去聲援的民眾,我想很多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前進,為什麼在這裏。

雖然佔領立法院,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但我得承認這是一個很好的手段,尤其在堅持這麼多天,堅持盡量的理性,讓政府知道:「這次不是鬧著玩的。」沒辦法以維持社會秩序為由來強制驅離,雖然延續了十多天,已經有很多聲音冒出頭,該結束了,該讓警察回家了。

為什麼學生不走?因為政府沒有出來面對,身為政府,有責任告訴我們,這個協議的好在哪裏?為什麼你要簽?請你說出來,而不是只是告訴我:「大家理性,這絕對是對大家好的。」直到現在,學生們只能冒著國家失去誠信的風險,只能冒者也許自己的生命會受到威脅的危險,要求政府先退回服貿,再讓我們一起選擇是不是要簽約。

如果政府一開始就做好宣傳,就讓人民明白我們正走在怎樣的路上,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呢?或者說當時開誠布公地討論,是否也不會陷入這進退不得的僵局?如果在野黨當時能夠不以反對為目標,真正的為人民把關,早一日提出疑慮,登報也好,記者會也好,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好好的談一談,究竟這個協議是助臺還是賣臺?

如果我們早一點關心我們的國家,如果媒體記者追的不是霜淇淋跟雷神,告訴我們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正在發生,它關乎你我未來的生活,比起排隊搶購巧克力還要來得重要,今天還會走到這樣的一步嗎?

服貿是誰的責任?不就是你跟我嗎?我沒有去立法院,因為我沒辦法說佔領立院是全然的正確,我也沒有辦法說出:「回家吧。」因為我知道,他們比我更早關心我們的家園,當他們專研在一條條艱澀的協議內容時,我可能還在想明天晚餐要吃什麼好料。

我佩服那些走到立法院的學生,也佩服那些人在海外,卻動員遊行的同學,因為他們的行動,我領會到,愛臺灣,我該去守護,所以,我書寫,我希望自己記得這一刻,或者每一刻,我都應該勇敢表達我自己的聲音。
事到如今,有如我剛剛所說的,我無法選邊去確定該簽不該簽,但是我知道現在社會的對立,已經讓我們看不清楚問題在哪裏,上街的太陽花也好,康乃馨也罷,都跟服貿沒有關係。
政府應該快點出來說明,一個讓人民可以接受的方式,學生在說出自己的聲音後,應該學著尊重主政者,讓馬總統有機會去做得更好;而在野黨應該擔起責任,去敦促馬政府做得更好。

那麼,臺灣社會可以回歸平靜,我們也能夠真正地正視問題,真正的聽見聲音。

身為一個記者,在公益團體裏,我記錄著人間的美好與苦痛,每每走在其他國家,看到他們破碎的家園與需要愛的城市時,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幸福的臺灣人,因為每一個多善良可愛,多熱情,多美的臺灣人。

=======330 黑潮湧進凱道後記
在學運領袖林飛凡高喊上凱道後,因著從前的經驗來想,我有點擔心又會出現流血衝突的畫面,那麼,之前的努力與堅持,就會成為一場泡影。雖然我不是很認同持續佔領立院的正當興,也不希望看到政府與學生持續的僵持,但這一切絕大部分你我都要負點責任。

不過330晚上,看到媒體也好,參與的朋友的FB也好,大家都展現高度的自持與理性,散場後,甚至沒有留下垃圾,這點,我覺得臺灣的民主精神正在提升,加上在
房慧真的FB上看道這個:


我覺得很動容,「雖然我不同意你,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」,這是臺灣抑或者說這是人類一直很缺乏的尊重,我在學習,也在調整自己,能夠以更尊重的心態面對與我不一樣的聲音,而凱道上,努力在守護臺灣的人們,也正透過喊出自己的聲音,讓大家學著尊重,讓民主意識抬頭。

330我不在凱道上,但我在關注著臺灣,往後的每一刻,關注著、愛著,孕育我的這塊土地,親愛的臺灣。

2014/3/28

戰火下的天真笑顏

三寶顏-戰火下的天真笑顏

三寶顏的天空好藍,晴朗無雲的,溫暖的南風,吹來鹹鹹的海味,
三三兩兩的學生走在海岸邊,白色的海軍帽戴在年輕人的頭上,看起來好有朝氣,
剛結束儀隊訓練的他們,在街邊隨興的演奏練習,輕盈的樂音讓人放鬆,
在這個城市,並不是沒有幸福快樂。

但在內戰後,好多人的家,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,已經被燒燬、已經回不去,
他們住進困窘的收容所,以帳篷為家,以地板為床,那狹窄不便的空間,成為他們唯一的歸處,
那髒亂惡臭的環境,讓人不忍多看;我不禁想像,如果是我,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裏住上半年嗎?而他們甚至還要住得更久,
而令人動容的,是在無家可為、無處可去的情況下,他們仍然勇敢的抱持著信念,相信有一天可以回到家園,重建美麗的家。

在塔倫塔倫中學,我和一群孩子相遇,天真的孩子在回歸校園生活後,
已漸漸忘記了戰爭帶來的傷,雖然一開始怯生生的,但是不一會兒就跟我混熟了,
笑著拿出色彩豐富的橡皮筋,勾勒出一個圖案,我笑問:「這是什麼呢?」
孩子們回答我:「家。」

仔細端詳一看,原來是高腳屋的形象,這一群「海的孩子」,他們對於家的印象,
是高腳屋的那長長的四隻腳,還有永無止息的海浪,而不是收容中心裏四四方方的牆。

那一刻,好心疼。

親愛的孩子們,謝謝你們還天真的笑著,即使住在狹小的教室裏,即使沒有正常的三餐,
即使你們目睹了可怕的戰火,即使逃出了家園,一時半刻無法回去,然而你們還天真地笑著,
眼神還是這樣的無邪,清澈的眼睛裏,寫著滿滿的信任。

天真,是你們天生擁有的禮物,感謝這一切的傷沒有帶走這一份禮物,
希望那如大海般的寬容,一直能留在你們的心中,
即使人世間是非紛擾不斷,都不要忘記這一份禮物,
在人生的旅途,永遠不要失去信任,如此,相信和平會在你們這一代來臨。

---
in Zamboanga

2014/3/15

表達感謝的小禮物們 part I

轉眼,又過了一個月,出差到菲律賓回來,趕稿趕得天昏地暗、人仰馬翻之後,終於,能夠再有一點點、一點點的時間來記錄一下婚姻大事。

近年來,不知是從西方流行到東方的,還是商家們的奸詐行銷,越來越多人在婚禮結束後送上小禮物,我記得我小時候去吃大哥大姊們的喜宴,明明只有糖果可以拿呀!

為了迎合大眾,但其實是滿足自我虛榮(心虛),我跟阿高也熱烈地討論著要以什麼做為我們的婚禮小禮物;雖然我們倆都非名人之後,禮物也不能夠太過於隨便,左思右想還是老想不出個好東西,後來有一天,媽媽問我:「是不是做個事事如意杯,讓妳當做吃茶禮呀?」

「蝦米!還有個吃茶禮啊!」我驚叫!
不過好險我勤儉持家、英明大方的婆婆說,我們沒有吃茶禮的習俗,就免了吧。

這下媽媽提出的事事如意杯,就變成了我訂婚的小禮物啦~

繼喜帖的瘋狂手作之後,又一個瘋狂手作的婚禮小物.......


訂婚禮物photo by B咖攝影
(讓可愛的妹妹伴娘們露個臉XD )
有看到那竹蓮有囍的可愛提袋嗎?來自臺南帆布包老店的合成帆布行,這是小禮物最後的外提袋,當初為了這個提袋跟媽媽討論了好久,因為原本考慮用素色胚布印刷我自己設計的LOGO就好,媽媽認為太不喜氣了,幾經修改&尋找合適商家,打電話、寄mail......心力交瘁到最後,終於找到了合成來製作,寄mail敲定價格後,合成不囉唆的傳來打樣,確認後就通知說,貨完成了再通知您匯款,然後我的小提袋就上了生產線排隊,非常非常的迅速!

合成帆布行的成品,我不得不稱讚,車工很好,細節也仔細,
幾乎沒有讓我挑剔的地方,快速看看它的美。
合成帆布1
精緻的鈕扣

合成帆布 2
很喜歡的合成布標,紅色多喜氣啊~

合成帆布3

重頭說起,媽媽幫我做了220個事事如意杯,除了杯子來自茶具行外,所有的細節都是手工的,完全是媽媽幫我做嫁妝

訂婚小禮1

我到永樂布市採買了各色的客家花布與相稱的裏布,應該總共有5-7色左右的杯套,我幫忙切割成適切的大小後,媽媽就開始踩縫紉機,女工生產線又開張啦!

訂婚小禮2
翻面。(我媽的手還是蠻細緻的XD)

訂婚小禮3
穿繩,特意去找的皮繩,粗細大小得要適合,才不會阻礙之後的使用。

訂婚小禮4
裝杯。杯子其實也特意挑選了與我名字相關,有朵蓮花的杯子。

訂婚小禮5
最後,穿上我設計的小謝卡,然後打上蝴蝶結,就是完美的事事如意杯啦!

倆倆裝進美麗的帆布提袋裏,就是我訂婚的小禮物了,這份禮物有媽媽對我的愛,還有我對大家的感謝,有喝茶的人,攜帶著喝茶,衛生又美觀,沒有喝茶的人,擺在家裏裝飾,哪天想起我的時候,就趕緊打通電話來吧!哈!


輪到結婚的時候,阿高希望小禮物可以實用性高一些,而我還是希望要維持美感,後來找上老牌鉛筆印刷廠,說實在的,廠商還是老得好,這一次找的鉛筆製作廠商--白兔鉛筆工廠,雖然位於宜蘭,但我mail過去說明想要做的鉛筆樣式,並附上設計圖後,對方馬上寄來色樣讓我挑選,接著還傳來電子檔的打樣圖給我看,讓我知道LOGO的比例可以分為三種,我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是什麼樣子。

結婚小禮3
700支鉛筆鋪成鉛筆海,然後我又陷入手工生產線女工加班狀態==“

我挑選的是偏深色的紫色,配上白色印刷的LOGO,我自己是覺得這樣的配色有喜事的感覺,又維持了我一點點偏執想要的氣質,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,LOGO跟囍帖上的是一模一樣的。


結婚小禮1

結婚小禮2
每兩支鉛筆,我將它用特意配色挑選過的銀白色蕾絲帶綁起來,
婚禮當時是排在桌上成為賓客的小禮物。
雖然是小禮,但希望親友們都感受到我的感謝了。


不論事事如意杯或者鉛筆,其實都是飽含用心,
希望我的親朋好友們,
在未來的每一天,天天都結好人緣(鉛筆臺語”緣筆“)
每一刻,都是事事如意,平安幸福。


-------敬請期待  表達感謝的小禮物們part II